


探闹市中商贾街区,寻古丝路街巷繁华,助力福州古城申遗,7月30日下午,2025第八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暨闽派工艺美术体验营开启为期3天福州之旅,来自两岸及澳门地区22所高校的师生将在福州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以“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海丝聚落文化和闽派建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台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傅友辉主席、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王长坤会长在福州报到点迎接两岸大学生的到来,期待大家感受闽派建筑的精妙,促进两岸青年在文化传承中交流共鸣。
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委会、福州市台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泉州市博物馆、福州市台江区闽派工艺美术发展中心承办,旨在为两岸青年搭建起文化交流互鉴的坚实平台。
多维行程解码文化基因
本次体验营以“学术探究+实地探访+创新实践”为框架,深度融合闽派工艺美术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特色资源。
学子们将走访台江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闽派工艺美术发展中心、仓前大观美术馆及历史建筑等,实地考察“丝路港市”的聚落布局与“天人合一”的建筑智慧——这些正是“保护为先、活化利用”理念的生动体现。移师福州后,则将展现闽南文化与闽派工艺美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交融互鉴。
学术讲座环节汇聚两岸学界力量:华中科技大学赵逵教授解析“文化线路之旅”,串联起闽南与东亚的文化纽带;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分享“文化资产地方创生实践”,探讨传统聚落的当代活化路径;厦门大学黄庄巍教授聚焦“闽南与台湾教会建筑中国化”,揭示两岸建筑文化的同源性。12场讲座从历史、艺术、技术等维度,为学子们搭建起系统认知闽南文化的框架。
在福州之旅最具特色的木构作物设计实践,要求两岸学子混合组队,通过电脑设计或手绘完成作品并制作PPT汇报。评选出的一等奖作品将由全体参营学生集中搭建,这一过程既是对中国传统木结构技艺的创新演绎,更是“两岸同创”的鲜活实践,彰显文化传承中的两岸青年力量。福建省雕刻与设计艺术研究会还专门为两岸大学生组织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闽派古建雕刻技艺作品展”。
薪火相传续写两岸情缘
作为连续八年举办的品牌活动,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已成为两岸青年学子的重要交流载体。该活动累计吸引两岸近百所高校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响应,吸引逾千名师生深度参与,成功搭建起两岸青年群体"以文促融、以情促通"的示范性文化交流机制。
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实践,更是对“两岸共同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呼应。期待两岸学子在考察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魅力——从传统聚落的日常烟火,到匠人口中的技艺秘诀,再到协作创作的创意火花,让文化传承从“认知”走向“践行”。
本次活动从泉州到福州,从讲堂到田野,这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之约,正让闽台文化的根脉在两岸青年心中扎得更深,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持久的青春动力。